選擇復健科醫師該注意的事

你對復健科的印象是什麼呢? 是否看過許多人坐在椅子上用熱水袋熱敷,或由物理治療師將患部貼上貼片電療的場景? 有的人躺在床上腰部綁上帶子做腰椎牽引,也有的人套著下巴,讓頸椎往上牽引……。


這些都是一般在復健科常見的畫面,曾經我以為這些就是所謂的復健,直到這次車禍接觸了有運動醫學背景的復健科醫師,以及自費物理治療,讓我對復健這件事徹底改觀。




醫院是營利場所不是慈善機構

醫院雖然是救死扶傷的場所,但並非慈善機構,回到現實面來看仍需考慮各科營收,單位業績不好時還會遭到高層檢討並要求想辦法改善,也因此如果你受傷了,到大多數的醫院復健科就診,醫師多半會開立止痛消炎藥、痠痛藥膏或貼布,並搭配熱敷、電療、超音波、短波、雷射……這類讓物理治療師可以快速執行的復健治療處方,以利消化數量龐大的復健病人,並且又能得到健保的給付。如果你不是年紀大或身體復原能力差的人,對於受傷程度輕的扭、挫傷,一周來做熱敷電療復健2~3次,2~3個月也差不多就好了。



但如果今天你受的傷較重,或者做了3個月的熱敷、電療覺得成效有限,當你回診問你的復健科醫師,不外乎得到以下答案:

1. 繼續復健治療,繼續下去就會好了 (要不要繼續下去就見仁見智,自己判斷)

2. 推薦你其他的自費止痛療法,打針 (PRP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葡萄糖水、玻尿酸……。) 

3. 轉診至骨科,開刀手術


此時你應該好好跟復健科醫生討論你的身體與經濟狀況,當不想面對手術帶來的風險以及日後可能會有的後遺症,尋求其他專業醫療的幫助,如: 自費物理治療、中醫針傷科,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務必慎選復健科醫生的背景

假如今天你選擇的醫生號稱是疼痛治療專家,那麼這位醫生的治療方針就會偏向疼痛處理,不外乎就是上述的健保給付療程加上自費止痛針,於是很可能發生如果你中斷去復健、止痛藥也停止服用,那隔一陣子你看似「舒緩」的疼痛肯定會再發作(也就是沒有真正的好轉,就是舒緩疼痛而已)。


如果你想真正的好起來,或者希望花費的就醫時間能更縮短,甚至期待未來這些受傷部位的疼痛不再復發,不想再做治標不治本的治療,那麼自費物理治療和以運動醫療為主的復健科醫師就會是你的好選擇。



Exercise is the best medicine. 運動是最好的良藥

像我這次車禍傷得比較重,頸椎受傷影響了胸椎和雙手的活動度,造成雙手麻痺無力,肩頸腰痠背痛,有運動醫療背景的復健科醫師除了開立基本的熱敷電療處方,還開立了中度物理治療的運動處方,會有一名物理治療師幫我的身體做全方位的評估,治療初期,物理治療師運用筋膜鬆動的手法,並且為我量身訂做合適的運動(還會安排回家功課),也會指導使用復健室裡的運動復健器材。


如此經過了大約3個月每周三次的運動物理治療(不去醫院的日子,也在家乖乖做物理治療師教的運動),我的身體才慢慢回到接近受傷前的靈活狀態,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健康這件事,打針、吃藥、儀器的治療都是一時的,靠自己運動一天一天累積的肌肉核心力量,才是最有效又最持久的良藥。

留言

熱門文章